动态焦点: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发展 虚拟电厂发展迎来黄金期

本报记者 向炎涛 见习记者 贺王娟

1月9日,智能电网板块盘中走高,虚拟电厂方向领涨,其中南网能源拉升封板,国能日新、国电南瑞、朗新科技等纷纷大幅冲高,截至收盘,南网能源一字涨停、国能日新收涨14.14%。


【资料图】

消息面上,1月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蓝皮书》),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以及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

市场分析认为,以新能源为发电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期的到来,使得电网数字化、智能化的运行水平提升迫在眉睫,此外,在新型电力系统在推行“源网荷储”协同互动中,应最大力度调动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而虚拟电厂则是其核心场景之一。

加快推动电网“数智化”发展

《蓝皮书》的发布明确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建设的“进度条”,当前正处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转型期。

根据《蓝皮书》加速期的发展要求,在电源侧,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增量主体,煤电仍是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在电网侧,推动分布式智能电网进入发展起步期,用户侧灵活调节和响应能力提升;在储能侧,储能多应用场景多技术路线规模化发展,重点满足系统日内平衡调节需求。

事实上,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季节不均衡等特点,市场机构认为当前处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期,能源IT需求有望迎来快速爆发。

川财证券指出,未来在新能源发电占主导的电力系统中,为了有效调节电力需求高峰与供给高峰的错配,需用到系列信息技术及储能技术来增强电网整体供应的稳定安全性、高效经济性、灵活智能性。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大电网”的形式”,电力调配由“被动”变为“主动”,加上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对于整个电网系统的动态平衡要求更高,因此需要智能化、数字化的科技手段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预测能力,提升“源网荷储”各环节的灵活性以及需求侧响应能力。

《蓝皮书》也指出,新型电力系统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呈现数字与物理系统深度融合特点。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海量异构资源的广泛接入、密集交互和统筹调度,“云大物移智链边”等先进数字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各环节广泛应用,助力各环节实现高度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的革新升级,有效支撑“源网荷储”海量分散对象的协同运行和多种市场机制下系统复杂运行状态的精准决策。

据川财证券预测,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电网智能化投资额或将达到3227.70亿元。

虚拟电厂迎来发展黄金期

基于新能源发电随机性、波动性、季节不均衡性带来的系统平衡问题,《蓝皮书》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形态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

华西证券认为,新型电力系统在推行“源网荷储”协同互动中,首先是要最大化调动/发挥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而虚拟电厂则是负荷侧的核心场景之一,兼具灵活性与经济性。据其测算,预计2025年虚拟电厂的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近千亿元,2030年将超过4500亿元。

据悉,现阶段,从技术层面看,虚拟电厂是一套数字化智能分析系统,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和监测控制技术,实现海量分布式能源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与聚合优化控制。从业务看,虚拟电厂是一套完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通过聚合海量分布式能源,参与电力市场,辅助电网平抑波动、稳定供需。

此外《蓝皮书》提出,未来以分布式智能电网为方向的新型配电系统形态逐步成熟,就地就近消纳新能源,形成“分布式”与“大电网”兼容并存的电网格局。

有新能源电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分布式智能电网与虚拟电厂都有对电源、储能、可控负荷的调控能力,同时虚拟电厂本身还是智能电网的一部分。不过智能电网是从(配)电网的角度,将所辖区域的“源网荷储”四个维度内容全部包括在内,虚拟电场虽然也会不同程度接入电源、储能、可控负荷的设备和系统,但单体容量相对较小,而且调控目标以节能经济性、可调裕度及参与电网辅助服务为目标。

“同样,分布式智能电网也需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条件下‘源网荷储’‘多向互动’的灵活变化,”上述新能源电企表示,伴随大规模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动及新能源功能等方面预测要求需求提升,预计市场需求逐步旺盛的大趋势下,在预测、储能、交易、智能电网服务等各环节将形成多个服务厂家竞争的局面。

(编辑 张伟 才山丹)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证券日报 价值投资 证券日报电子版,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