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三山经开区:“房屋智造”抢占装配式建筑发展新高地_全球最新


(资料图)

“按规定比例将水与灌浆材料调配好浆料,将浆料注入灌浆孔中,然后,封堵出口,检查无渗漏后便完成了灌浆操作,将装配式建筑的两个结构装在了一起 “……日前,安徽省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在芜湖三山经开区晶宫绿建工厂隆重举办,这也是此项比赛首次落户芜湖。竞赛以“科技引领、智能装配”为主题,来自全省15个地市75支代表队的201名选手同台竞技,在规模和规格上均为历届竞赛之最。作为主办场地,三山装配式产业园也迎来“高光时刻”,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

有别于“设计院先出图纸,然后到现场施工”的传统方式,“工厂造零件,现场拼房子”的装配式建筑颠覆了建筑施工理念,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变现场作业环境,把建筑农民工变为现代产业工人,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作为全国最早的装配式建筑试点区域之一,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22年,全省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59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5%,占新开工建筑比例为36.6%,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全省装配式建筑累计达到1.91亿平方米。其中,芜湖市占比43.8%,位居全省前列。

芜湖装配式建筑产业的盎然勃兴,离不开产业园区的有力支撑。2021年9月,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获批安徽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入住装配式建筑企业及上下游相关企业22家,含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生产、施工、钢结构、装配式装修、管桩、砌体、水泥、钢材、铝模及脚手架、门窗、防水等多种类型企业,涵盖了装配式建筑大部分品类。2022年营业收入约183.52亿元。

三山经开区是芜湖市对外沟通的门户,可拓展的腹地空间大,特别是对皖南地区的辐射与带动能力强。而从综合交通方面看,随着芜湖长江二桥的通车,三山已具备公铁水联运的优势条件。三山港水深条件优越。三山综合物流集聚区将通过公路港平台、铁路港平台、深水港平台打造,成为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平台。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产业生产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可以实现本地化采购,钢材可由邻近富鑫钢铁、马钢供应;芜湖市海螺集团生产的混凝土和各种品质和型号的水泥常年供应;繁昌区、南陵县多山,碎石资源丰富,碎石、木材、黄砂、石灰等均可在本地采购。

有了区位优势和原料加持,还需要有力的人才支撑。近年来,园区着眼于有效增强装配式建筑产业化能力,大力培育、发展一批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培养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效益和品质,实现装配式建筑快速、健康、全面发展,每年三山经开区举办一次装配式“徽匠”培训。全省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首次落户芜湖正是基于这一背景。

来自园区企业晶宫绿建集团的小韩尽管是一名90后,却已是第二次参加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大赛。他认为,相比于以前传统的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把很多原先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的工序移到了工厂完成,在工厂就可以实现对混凝土构件、吊装进行标准化设计,然后进行装配式施工,此举不仅大大改善了建筑工人的作业环境,而且更为环保,效率也更高。他所在的芜湖晶宫绿建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芜湖首个装配式建筑项目,装配率50%以上,获选2022年安徽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眼下,企业二期项目建设正酣,建成后可年产20万吨钢结构装配式构件和50万立方米的干混砂浆,为园区发展再添助力。

如今,随着园区发展不断壮大,作为2015年获批的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芜湖将装配式建筑产业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依托海螺集团等优势企业,积极引入晶宫绿建等大型行业翘楚。在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的风口,芜湖规划培育安徽鲁班、贝斯特等100家标杆示范企业,锻造全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开路先锋”,推动“芜湖建造”向“芜湖智造”华丽转变,护航绿色建筑,成就低碳家园。

(陈洁 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 张传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