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进生”的发展答卷 天天热点

“以前,河岸两边产业、待遇、环境差距明显,年轻人都想往外跑。”在位于滁州市来安县东南郊、与南京江北新区仅一河相隔的来安经济开发区,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晓兵告诉记者,“如今,“苏”“皖”汽车牌照数量相当,桥这边、桥那边已没有什么分别。”


(相关资料图)

江苏的龙头企业为经开区提供订单,经开区为这些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经济、稳定、便捷的供应链。

跨省合作、同城发展,这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一个缩影。

今年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五年来,安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已经成为成为名副其实的“上进生”。

滁州:聚力“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

当季签约、当季开工、半年达产……位于来安经开区的捷泰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一期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40天,实现了来安“当季签约、当季开工、半年达产”的项目建设新速度,目前,二期也顺利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年税收4亿元。“当初落户来安,就是看重了这里南京都市圈核心区的区位优势,”捷泰科技副总经理刘捷告诉记者,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深化下,毗邻区具有更便捷的审批申报流程,更具吸引力的用地成本。

近年来,该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2019年10月,来安县与南京市江北新区签订《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

紧跟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产业定位,该区培育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目前,已形成“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特色主导产业,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分别达221家、8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5家,百亿元产值企业1家。2022年,实现全区经营收入50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88亿元、税收19亿元。

芜湖:打造长三角算力中心

在位于芜湖的安徽星载智算科技有限公司,一台台液冷机正悄无声息的有序工作。星载科技总经理韩海龙告诉记者,在这个占地6000平方米场地建设的液冷数据中心,目前已完成样板间设备安装,已可提供算力。这样的算力中心只是芜湖市“东数西算”项目的一个缩影。2022年2月,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获批建设,自此,芜湖市举全市之力推进集群建设,聚力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双核节点、中部地区核心节点和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一年多来,芜湖累计招引重点项目 11 个、总投资 2291.8 亿元,其中 100亿元以上项目 4 个。

星载科技大数据中心、天地通芜湖高速网络传输等 2 个项目已投入运营;华为云华东数据中心、中科曙光等4 个项目开工建设;剩余 5 个项目计划年底前全部开工……

上述项目在建机架规模超10万个,建成后全市算力规模提高12倍,将有效承接服务长三角经济圈、中部省份即时通信、金融信息、车联网、人工智能等中低时延算力需求。

马鞍山: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在安徽和江苏交接的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有这样一间警务室,走进警务室服务窗口看上去与一般警务室并无二致,但若仔细观察便可发现不同:进门一侧是民警办理事务的长条办公桌,桌上分别摆放着“江苏综合窗口”“安徽综合窗口”的席卡,在这里,一间警务室,可以办理安徽和江苏两省的事务。2016年,为解决两省交界处的治安难题,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与马鞍山市公安局博望分局对接,以两地丹阳派出所为接入口,共同成立了“两省一街”警务室。目前,该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主要承办4大类12项业务。

“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背后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博望区加速深度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加快全市域、全领域与沪苏浙同频共振。2021年,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管委会挂牌设立,功能区成立以来,累计签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35个、总投资达501亿元。博望高铁北站正式获批,沪武高速博望互通立交工程顺利开工,S446、S442等重大基础设施加速推动。与江宁区合作共建的宁博创智谷加快建设,与中安振兴建设投资公司建立“四个联合”常态化对接会商机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