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注:首架C919飞机即将交付 业内:交付放量需满足两个条件

本报记者 李乔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临近年底,首架C919的交付时点渐行渐近。近期,中国东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东航将于12月9日在上海虹桥机场接收全球交付的首架C919飞机。《证券日报》记者亦通过可靠渠道证实了该消息。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邹建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理论上,交付之后东航应该很快就会安排商业运营,但由于C919首架机意义巨大,首航时间应该是有重大意义的日期”。

数据监测成C919商飞首年重要任务

“首架国产大飞机交付后,预计C919商业飞行的时点也渐行渐近。”航空业从业人士张春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下一步,C919的排班量以及执飞航线值得关注。

张春光认为,成功取证已经证明了C919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频的维护和保养也能够更好地保障C919的飞行安全,同时在满足乘客对于舒适度的要求方面,C919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即便如此,在2023年即C919交付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商业飞行或并非C919的最主要任务。

“预计在整个2023年,甚至2024年,C919的排班量都会相对较少,每月执飞两次或者四次会是正常水平。初期,C919的更重要任务在于数据监测。”张春光认为。

在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C919的试飞城市多达20多个。据飞常准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5月5日C919首飞至今,C919试飞城市包含上海、西安阎良、东营、南昌、锡林浩特、银川、呼伦贝尔、吐鲁番、敦煌、长春、北海等20多个城市。此前的11月22日,身披东航涂装的C919已在上海浦东机场完成首次试验飞行。

“但C919仍然需要真实的运营数据。”张春光告诉记者,“相比于试飞数据,真实的商业化运行数据,例如载客情况以及飞行情况等,能够为机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在邹建军看来,C919交付后,预计相关航司会利用新飞机争取更好的市场效应;制造商的重点任务则在于跟踪运行情况和提供技术维修支持,并加大产能完成之后的交付,确保自身履约能力。

交付放量需满足两个条件

据悉,截至目前,C919在手订单已超过一千架,累计订单金额超过7000亿元。千余架订单的后续交付进展同样引发关注。

此前,中国商飞方面曾表示,C919大飞机的产能跟市场需求、航空公司需求密切相关,公司将与航司充分交流后相应制定产能计划。业内则普遍认为,2023年,预计C919的交付量会维持在两位数。

在张春光看来,C919的交付放量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方面来看,在需求侧,当下民航业仍处于低谷,因此交付量的提升需要等待市场的进一步回暖。张春光认为,当下我国民航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对于国产大飞机的需求仍将扩大。

另一方面来看,在供给侧,大飞机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鉴于国产大飞机产业刚刚完成0到1的突破,相关供应商的交付量需要进一步扩大并能够匹配中国商飞的需求。

据悉,在C919的制作过程中,已有中航西飞、中航电子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参与成为中国商飞供应商,但鉴于部分企业对于大飞机产业的参与程度有限,多家上市公司坦言为大飞机C919供货的销售额预计对相关年度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有相关上市企业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有计划加深对于大飞机产业的参与程度,以应对C919陆续交付的需求。

张春光认为,随着国产大飞机产业链走向成熟,预计国产大飞机的产能会在每年50架至100架。在这个过程中,预计国产大飞机产业链上的企业会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国产大飞机产业的程度会越来越深,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进来。

邹建军表示,大飞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短期来看取决于中国商飞的交付能力,长期来看则依赖技术创新,取决于国产大飞机能否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

谈及中国商飞如何走向国际市场,邹建军认为,应将国产大飞机看成国际贸易的一部分,除了争取适航许可之外,还应关注双边或多边谈判情况。

(编辑 孙倩)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证券日报 价值投资 证券日报电子版,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