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试水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 拟2025年实现规模化混合派单
本报记者 向炎涛
自动驾驶正在成为滴滴增长的“第二曲线”。4月13日,滴滴在上海发布了首个自动驾驶自动运维中心,以及首款自动驾驶概念车DiDi Neuron。滴滴宣布,首款量产车型计划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网络,实现全天候、规模化的混合派单。
(资料图片)
从2016年组建自动驾驶研发部门,到如今滴滴已经实现了自动驾驶全栈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滴滴已经在上海、广州的自动驾驶试验区域试水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并已经率先在货运领域开始了无人驾驶常态化试运营。此外,在硬件方面,滴滴也深度参与到联合研发。
试水商业化运营
滴滴出行CTO兼滴滴自动驾驶CEO张博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滴滴自动驾驶团队进行了六、七年核心技术的研发,目前已经实现了自动驾驶全栈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滴滴自动驾驶研发团队成员也已经超过了1000人。
目前,滴滴自动驾驶已在上海和广州提供运营服务,作为网约车出行服务的补充,送驾里程、送驾时长、每小时单量等体验和效率指标都在持续向网约车靠近。
今年年初,滴滴自动驾驶在国内率先推出了24小时无间断自动驾驶服务。着眼于大规模的网约车运营场景,滴滴自动驾驶打造了首个自动驾驶自动运维中心--慧桔港,能自动化满足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的需求,自动出车、接单、回港,机器人还可智能化地对车辆进行冲洗、充电、检测、维修、保养、停放等,全流程自动化率已达90%。
除了客运领域,滴滴已将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解决方案拓展至干线物流货运领域,并推出滴滴自动驾驶货运品牌KargoBot。
据滴滴自动驾驶创新业务负责人韦峻青介绍,当前货车领域正面临挑战,司机缺口持续扩大,滴滴自动驾驶技术能有效提升货车的自动化能力。基于滴滴自动驾驶的云平台和技术中台能力,KargoBot自2021年开始持续推进干线货运的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和针对大宗商品的商业化运营。滴滴创新性研发了混合无人化解决方案HDS(Hybrid Driverless Solution)。该方案由配备人类驾驶员搭载辅助驾驶方案的领航车辆,以及多辆L4级自动驾驶卡车构成,能大幅提升商业运营中各类长尾场景和复杂交互的处理能力。
目前KargoBot拥有超过100台自动驾驶卡车,已在天津和内蒙古之间开始了常态化的试运营。截至今年3月份,KargoBot累计物流收入已经突破了1亿元。
深度参与硬件研发
作为一个互联网平台企业,滴滴还深度参与自动驾驶产业链硬件的研发。当天,滴滴发布首款无人驾驶概念车DiDi Neuron。不同于其他车企推出自动驾驶车型更多从驾驶者视角出发,滴滴此次推出Neuron则是从提供出行服务的视角出发,更多考虑乘客的需求。在空间上,Neuron取消了驾驶位,最大限度解放了乘坐空间。在功能方面,Neuron独创了车内机械臂,是无人驾驶时代的“管家”,可以为用户通提供提行李、递水、叫醒等服务。
据介绍,滴滴自动驾驶正在结合新能源整车企业能力,共同定义和量产无人驾驶新能源网约车,已在Robotaxi产品定义、车型平台选择及座舱与智驾系统开发等方面合作。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网络,实现全天候、规模化的混合派单。
除了整车,滴滴在自动驾驶核心硬件方面也参与联合研发,推出了“北曜Beta”激光雷达和三域融合计算平台“Orca虎鲸”。
“我个人非常看好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前景,自动驾驶能够极大的节省人力,并且有巨大的场景优势,网约车和自动驾驶的深度结合,能够创造出更大的市场发展前景,这也是滴滴自动驾驶发展最核心的市场场景优势。”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表示,但自动驾驶想要进一步的成熟,需要进一步的软件化、硬件化、量产化,大幅度降低成本是自动驾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江瀚看来,自动驾驶是商业化网约车的一种重要补充,未来人类驾驶员或会在自动驾驶中扮演着更多更重要的角色,比如安全员,而不是被自动驾驶所取代。
(编辑 袁元)
关键词: